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杨勇接到河南的战报吃了一惊,他正准备谋划攻伐李唐之事,只得暂时停下,与三个智囊商议应对之策,还没商议出个所以然的时候,巴蜀的战报又至,江南梁国的萧铣派大司马董景珍为帅,起大兵十五兵发巴蜀,连克巴东、巫山和万州,安康告急。
这真是雪上加霜,李靖、魏征和徐茂公三个智囊分析后一致认为这是李家父子诡计,他们要三路兴兵,合围义军,大唐的兵马肯定也要有所行动,义军看来要面临一场更加严峻的考验,但别无他法,只有兵分三路拒敌。
杨勇赞同他们的看法,妈的,这不弄成四国演义了吗?但同时与这三家开仗,杨勇心里真有些发怵,李唐的实力就不用说了,那是一统天下,开创几百年盛世的苗子,虽然年前吃了败仗,但根本未伤元气。江南的萧铣和江淮的杜伏威几占据了半个中国,他们的综合实力并不比自己差。
尤其是,相比之下义军的地盘是不小,兵员也不少,但这几年几乎是不间断地征杀,财力人力消耗巨大,尽管这是冷兵器时代,但战争对人类的摧残仍然是触目惊心,无论什么时候,打仗打的归根结底还是人和钱,不管胜负,结果都经济的萧条,人口的急剧减少,发展受阻甚至倒退。
但这种仗不打还不行,杨勇和三个智囊只好商议三路分兵派将的事,这时有人来报,大唐使者李神通带着李渊的诏书已经到渡过黄河。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杨勇等人猜不透此时李渊遣使所为何事,传令让所有关隘一路放行,第二天上午,李神通便进了大兴城。
在义勇王府,杨勇和李靖等人接见这位大唐的使臣。
见李神通约三十多岁年纪,中等个头,身材削瘦,窄长脸,微微有些三角眼,颌下黑胡须,卸去戎装一身文官打扮,但精神抖擞,两眼放光,现在的他在李渊驾下官拜右翊卫大将军,淮安王。
李神通不卑不亢,给杨勇躬身施完礼后,杨勇命人给搬把椅子让他坐下,有人献茶。
李神通表示感谢,然后把李渊的诏书拿出来举过头顶,这时有人接过来转承给杨勇。
杨勇展开一看,其实就是一封信,细读内容深感意外,大致意思是:
义勇王阁下,大唐与贵军连年征战,未果,更有各地割据势力,多年来纷争不休,致使民生凋敝,大片田园荒芜,无数百姓背井离乡,生活于水火,苦不堪言。鉴此,朕有意休兵罢战,维持现状,永修和好,还民众以太平。特委淮安王下书,若无异议,请签署印记为盼。
杨勇看完信,一脸疑惑地又看向李神通,李靖等人不知信的内容是什么,看着杨勇的表情也感纳闷。
李神通和善地笑着向杨勇微微点了点头,杨勇又仔细看了两遍书信,将信放下问李神通:“贵使辛苦了,唐王爱民之心拳拳,令人钦佩,容本王三思后给予答复,如何?”
“王爷客气,理应如此。”李神通点头,有人把他领到了驿馆休息。
然后,杨勇将书信让三位智囊传看,李靖、魏征和徐茂公三个看信之后交给杨勇,三个人也深感意外。
杨勇问三个智囊:“休兵罢战,维持现状,永修和好,还民众以太平。忽悠谁呢!这不是李家父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