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言情中文网 www.yqzww.info,最快更新先生请赐教姜星火朱棣最新章节!

    “殿下,那我们今晚要不要邀请大明的李大帅前来赴宴?”枚秀夫询问道。

    陈天平思索几息,只道:“暂且不必。”

    “啊?”

    众人愕然,难道这位安南国王觉得对方根本不着急吗?既然这样又何必费这个劲火急火燎地把大家伙召集起来问策呢?

    陈天平淡淡地瞥了一眼那个提出建议的枚秀夫,平静地说道:“本王认为,撤军的事情虽然急迫,不过既然明军还驻扎在安南国内,若是冒然派遣人前往,难免招惹麻烦,影响安南国与大明国的关系。”

    这番话说的冠冕堂皇,但其实就是不想在大明面前太跌份的意思。

    “……是。”

    枚秀夫闭口不言,再度退到自己的座位旁。

    “殿下英明。”

    一位武将起身说道:“不过还有一件事情。”

    “据末将所知,北部边境线上的几个大城池已经被大明控制,或是改名为交趾布政使司的府县,或是成立了属于大明的州,但具体的边界线划分还是不清楚,还请殿下与大明的李大帅商议如何勘定边界,竖立界桩。”

    陈天平听明白了这位将军的意思,将军们对于勘定边界、竖立界桩这些事情当然没有什么兴趣,但对于划分防区地盘的兴趣,不仅有,而且很大。

    现在内部有大明的远征军,外部有交趾都司的边界驻军,这些安南的武人自然不敢造次。

    可这不意味着等大明的远征军走了以后,北部边境线的军事压力没有那么大以后,这些安南的军人不会故态萌发,继而野心膨胀。

    毕竟在此之前,安南人尚武的风气已经形成,而且由于常年的对外战争,安南国的军队始终保持在一个较庞大的规模水平上,所以也无可避免地形成了武人社会地位的抬高。

    眼下虽然对大明的战争失败了,可这些武人,却并不会放弃维持旧有地位的打算,这种对于地位的维系,也必然是以保持军队规模和地盘为基础的。

    因此,这些武人肯定会产生觊觎之心。

    这种事情,只怕是谁也阻止不了。

    果然,那个武将才刚刚坐下,另一位武将便站了起来:“启禀殿下,末将附议!”

    随即其他几个主要的武将也相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末将赞同!”

    “末将亦是如此。”

    “……”

    看着底下站着的众多武将,陈天平暗叹一声,这些武人都是现在清洗过后的安南国仅存的能征惯战之将了,可惜,他们的眼光,未免也太浅薄了一点。

    自己真的能靠这些人,保得安南太平?

    “诸位的意思,本王清楚了。”

    陈天平揉揉眉心,说道:“既然如此,本王会与大明的李大帅去谈的。”

    陈天平挥手示意众人坐下,随后又对枚秀夫说道:“你奉本王的命令,去告诉李大帅,本王希望与他在明日举办一个简单的酒宴,庆祝我们安南国在剿除匪患上取得的胜利,请他务必赏脸。”

    “遵命!”

    枚秀夫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

    李景隆很快就接到了枚秀夫的邀请,对此李景隆倒是没什么抗拒的,毕竟主动权在他这里,安南国无论如何都是翻不了天的。

    而因为李景隆出去打猎的距离较远,是到西面的森林里走了个来回,离开一共有两天的时间了,因此也堆积了一些需要他处理的文件。

    之所以有这么多文件,主要就是因为大明从安南国撤军在即。

    中枢下令从安南国撤军,有两个方面的考量。

    一个方面,就是节约军费。征安南的军费开销是相当惊人的,虽然战争持续的时间不算长,但毕竟是足足二十万大军的人吃马嚼,而后续留在安南国境内的几万远征军,即便安南国本身的财政能承担一些花费,大明也得出一部分钱,不然全压在安南国的老百姓头上,怕是马上就会陷入匪患越剿越多的怪圈。

    另一个方面,则是这部分机动兵力有使用的需要。别看大明的总兵力很多,能达到一百多万将近两百万的规模,但实际上,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不能进行机动的,属于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蹲坑兵力,需要在各地进行驻守,训练少战斗力低下,用于维持地方尚可,真拿来野战是绝对不行的与之对应的,就是一些能够进行野战的兵力,这部分兵力,在洪武朝的时候比例是相当大的,譬如八大塞王以及南方的京师的二十六卫亲军,还有诸如松潘精骑、甘凉铁骑这些精锐骑兵部队。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靖难之役,对于整个大明帝国的精锐机动部队,是一场血肉磨坊式的消耗,真定、白沟河、德州、夹河、藁城、灵璧,一场场惨烈的战役打下来,打到最后,南军的德州和真定两个大营兵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帝国所有的精锐机动部队,几乎都打空了,这也最后梅殷只能带着不到十万未经训练的二三线兵员困守淮安不敢出战的原因,因为梅殷很清楚,一旦出战,那么在淮河平原上面对如狼似虎的燕军主力骑兵集群,这些新兵蛋子就是送菜的,别看有八九万人,真打起来,燕军一两万骑兵就能把他们撵兔子似的击溃驱散。

    所以,现在的大明已经无法聚集起像洪武朝一样多的机动兵力了。

    在北方,用来填北部边防线的填线部队都填不满,还面临着秦、晋两藩的潜在威胁,山东倒是有新建的备倭军,但这些从南军整编而来的部队,到底要训练到什么时候才能形成战斗力,谁也说不准。

    而且燕军主力整编成的京营三大营已经开始陆续开拔北上了。

    因此李景隆手上这几万一直滞留在安南国,有战斗经验的机动部队,到底什么时候能回国,然后留驻在南直隶一带填补京营主力北上留下的空缺,就成了很关键的问题。

    “先把交趾布政使司的文书给我。”

    在大明撤军后,虽然由驻安南国的天使馆负责大明与安南国之间的事务,但这只是一些日常性的事务,如果真的遇到了大事,其实是要交由交趾布政使司布政使李至刚和交趾按察使司按察使黄信两人来进行商议决断的。

    这俩冤家能不能配合到一块去暂且不说,反正真要是有十万火急的军国大事,你指望在现在这个通讯条件下,让南京城那边有什么快速反应,肯定是不可能的。

    而且,交趾布政使司正是从安南国身上割出来的地建立的,跟安南国紧挨着,二者之间的各种问题,肯定是少不了的,譬如土地划分、人口流动、罪犯抓捕、货物往来等等。

    所以在明军撤军后,交趾布政使司虽然理论上没有代表大明进行外交的权限,但实际上却要承担这份责任。

    李景隆详细地浏览了交趾布政使司抄送给他的文书副本,一边阅读,一边不自觉地颔首表示赞同。

    大明朝廷的渗透能力,在这段时间里逐步展露出来,短短半年多时间就控制了安南国原本的红河三角洲区域,而且控制力度相当不错,这在大明朝以往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反正洪武朝也没怎么大规模扩张过就是了,建文朝更是忙着打内战。

    大明对于交趾布政使司的控制,跟广西布政使司的模式是差不多的,主要是流官和土官结合的模式。

    在大明的控制范围内,除了原本就是安南国流官郡县外,还包括了安南国境内的其他大小城市、乃至一些乡邑,这些虽然具有流官的条件,但实际上还是土官在控制,而这些地方的土司、贵族都愿意投靠大明朝廷,并为大明朝廷效劳,大明自然欣然接纳。

    不过这种接纳也只是暂时的,等到大明稳住了局势,彻底控制了交趾布政使司,然后封锁边境线,把交趾布政使司锁死,到时候自然会对这些土官动手,实行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是大势所趋,任何土司无论在当地多有实力,面对明廷这个庞然大物,尤其是尚在上升期的明廷,都是无能为力的。

    而且,别说是明初了,就是明末,想要捏死哪个土司,哪怕是最大的土司,那也只是看明廷想不想的事情。

    就拿万历三大征的播州之役举例,播州地域介于川、贵、湖三省之间,地势险要,方圆二千里,是西南夷中面积最大的,民风剽悍而富有财富,妥妥的一个小型王国。

    而杨氏统治播州的历史更是久远,久远到能从唐朝末年杨端设计打败南诏的穆星天,继而受唐朝册封播州,世袭官位算起,中间历经两宋与元朝统治后,又投降大明成为播州宣慰使,前后将近三十代人,经营了七百年之久,用“根深蒂固”都描述不了了,只能说上下浑然一体。

    可即便是这样,大明一旦决心平叛,调集四川、贵州、湖广八省兵力,出兵二十四万,耗银约二百余万两,用了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把经营播州足足七百年的杨氏给从地图上抹平了。

    所以,只要能完成合围,那么对于大明来说,任何土司都不足为惧,显然给当地土官一些小恩小惠来安定其心更是必要的举措。

    尽管一部分地方的实权都掌握在安南国原本的土司手中,但这并不妨碍大明朝廷利用他们的资源来扩张版图,尤其是很多原本诸如官道、驿站等设施,朝廷更是能够直接拿到手,至于更费事的一些资源,也只需稍微付出一些钱粮就能轻松搞到,省去了许多麻烦和困扰。

    总体而言,整个交趾布政使司的地方交接是很顺利的。

    而且,红河三角洲的农业、畜牧业都颇为发达,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粮食产量也相当惊人,有了这个粮食产地的补充,只要能够维持稳定统治,那么整个大明的南方,其实都有了一个能兜那么一点底的后路,至少不用把帝国南方的粮食重任都压在江南一隅之地上了。

    总之,交趾布政使司统治的地方,确实是个膏腴之地,稳定下来以后,仅仅几个月,李至刚就发现,这里的农产品税收收入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于大明其他地方基本不可能达到的惊人水平,大量的粮食因此流入仓库。

    而交趾布政使司的汉化教育工作,也在稳步推进着,除了一众派遣来的官吏,诸如裴文丽等安南本地儒生,也在协助进行这项工作,而裴文丽等人,工作的态度更是无可挑剔。

    事实上,这也有红河三角洲区域,本就靠近大明,以前就是华夏领土,因此汉化程度一直不低的因素。

    这终归是好事,相信在交趾布政使司一众官吏的努力下,这片区域的百姓,很快就能实现对大明的初步认同,毕竟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太多的民族国家认同感,当地的百姓们也更多地是被土司所统治着。

    而之后彻底同化的事情,肯定就要缓慢的多了,可能会持续数十年乃至习倌曛谩?

    但无论如何,在这种处理方案下,大明肯定不会像姜星火前世一样陷入安南战争的泥潭,这是必然的。

    安南国虽然元气大伤,但依旧保持着存在,红河三角洲这片膏腴之地被大明割让走了,剩下的地方也能用来倾销商品,可以说一丝一毫都没浪费。

    在姜星火前世,大明的问题就在于胃口太大,却一口气吞不下,不分好坏都要硬吃下肚子,肯定是要出问题的,而且对待安南百姓和地方势力的态度也一直在变,没有选择扶持一个代理人,毋庸置疑是错误的。

    接着,李景隆又看了姜星火的来信。

    姜星火的来信中主要讲了讲现在大明国内的局势,以及变法的进展,敦促他不要迷恋安南国内的安逸生活,早日率军回归大明,大明国内现在很需要他坐镇。

    除此以外,因为信件的保密性不高,姜星火就没再说别的了。

    李景隆敲了敲案几,下定了决心。

    “本将军考虑了很久,决定采纳国师的意见,先礼后兵。”

    李景隆说道:“等到明天的宴会再谈判,如果他们愿意妥协,那就按照我们的计划执行,如果对方态度强硬,我们就用兵。”

    属下:“.”

    看来这就是李景隆版本“先礼后兵”的含义了。

    只能说,不是好好说话说不起,而是一言不合掀桌子更有性价比。

    “反正我们重兵驻扎在这里,也不需要担心什么。”

    在座的属下纷纷点头称善,口称曹国公乃是一代名将,有勇有谋,深谙韬略,安南人定然早已惧怕云云。

    “国公,您认为我们派谁留守比较好?”一名属下问道。

    这里的留守,自然指的是城外的军营,那里驻扎着上万明军。

    李景隆想了想说道:“还是让张辅留守军营吧。”

    众人纷纷点头,如今已经晋升侯爵的张辅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实际上,如果大明远征军的主力撤离了安南国,剩下留在安南国清化港和商道沿线的军队,现在上下一致都认为,交给张辅来指挥是最合适的。

    除了张辅的能力已经被证明了以外,还有一个原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