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随着大型捕捞业的兴起,加上其他几项措施也取得不俗的成绩,大汉的食物逐渐充足并且多元化了起来,一场缺粮的危机也被悄然地消弭于无形。
普通的老百姓甚至都不知道大汉曾经出现过粮食危机,他们只知道,有一段时间市面上的粮食涨价涨得很厉害,可是,很快官仓就平价卖出大量粮食,显然是官府出面平抑粮价。
同时,一些粮商以囤集居奇、哄抬粮价粮的罪名被逮捕,被抄家,被判刑。至于这些人当中,有多少是真正有罪,有些多少是因为不配合官府平抑粮价,不肯借粮给官府而被冤枉的,普通老百姓根本不会关心,也无从得知。
刘厚的诏令下得很温和,他希望各级官府可以和那些大户有商有量地协商,和平地解决问题,营造一个河蟹社会。可是,各级官员是怎么理解他的诏令,是怎么执行“借粮”这项措施就不得而知了。
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时候,中央朝廷的政令都是好的,可是,到了下面基层执行时,就会变了样。并不是每个官吏都很很好地理解上面的政令的,也不是每个理解了政令的官吏都会严格按照中央朝廷的政令执行。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各级官吏不是机器人,而是活生生的人,整个天下也不是一盘电脑游戏,朝廷发出的政令不会像电脑指令那样,被严格执行,基层官吏有他们的考虑,经常或好意或恶意,或为公心或为私心,擅做主张曲解了上面的政令,做出一些令中央朝廷意想不到的事情来。
好在现在天下刚统一没多久,刘厚和朝廷的威望巨大,虽然有些大户被地方官府整得有点怨言,但也没人敢有什么大逆不道的举动。加上监察御史无孔不入,那些官吏也不敢做得太过份,做事情还是有个度的。
总的来说,民间还算平静,这一场粮食危机算是安然渡过。粮食危机解除之后,刘厚也没有能闲的下来,现在正是社会剧变时期,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层出不穷。很多问题是以前的朝代所没有经历过的,几位内阁大臣们完全没有前面的经验可以借鉴,即使是诸葛亮这样世界上顶尖的智者,对于这些全新的问题也感到很棘手。
人们对于之前没有见过的事物,总是怀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对于新出现的社会问题也是一样,几位内阁大臣每天都加班加点,卯足劲的干活。可是,再努力也好,有些问题他们依然束手无策,这和时代局限性有关。
刘厚不得不时不时从后宫的温柔乡中跑到内阁来,参与他们的会议,随时给他们出主意。刘厚在后世虽然不是政治家,没有参与过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但是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呢。
他好歹也接受过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还算是一个关心时事政治的人,在那个信息铺天盖地来袭的年代,他可以轻易地从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到一些社会问题,以及那个时代官府的解决之道。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