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他不会刻意地去打压读书人,只要这些人踏踏实实地给他做事,他也会提拔重用,但也绝不会把他们捧到天上去,否则就会重蹈宋朝和明末的覆辙。
由于国家初立,人才比较匮乏,朱楧招揽读书人的标准自然不是进士及第,举人和秀才都可以任用,朱楧认为所谓的举人和秀才只不过是文章不如进士写得好而已,处理起实际事务来不一定比他们差。
招贤榜文一发出去,消息立即不胫而走,不仅整个肃国都知道了,周围的几个省份,甚至更远的地方也都知道了朱楧要招贤的事情。
许多科场失意的举人秀才甚至是秀才都没考上只是认识字的人都来碰运气,希望能在肃国谋个一官半职,借此光宗耀祖。
肃王朱楧大破西藩兵,拓土八百里的光荣事迹已经传遍了整个大明朝,许多人都看出肃王不简单,将来会有大发展,所以就不远千里来投奔他,以图占更多的原始股。
朱楧对他们经过一轮轮的考试、面试、政审之后,对满意的人分别授予了一定的官职,但他还不能完全相信这些新来的,一般只给一个七品县令,或者是六曹里的六品佐郎,将来看他们的实际工作绩效再决定升降。
但这对于那些连进士,甚至是连举人都考不上的人来说已经是天上掉馅饼了,他们纷纷对朱楧感恩戴德,高高兴兴地上任去了。
至于郡里的布政使和六曹里的判书等官职,朱楧主要用的是王府里的老人,第一这些人他很熟悉,第二这些人愿意留下来帮他他也得兑现许给人家的委以重任的承诺,第三干什么都要讲究先来后到,让新来的把老人比下去容易引起人心的不稳。
就在前几天,位于紫禁城谨身殿里的朱元璋接到了有关于肃王大破西藩兵,拓土八百里的详细战报,当即笑的合不拢嘴,道:“好,好,真是朕的好儿啊。前年临清练兵的时候朕就觉得此儿能担当大任,他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在一旁的郭宁妃给朱元璋倒了一杯茶,趁机坐到他的身边笑着进言道:“我就说嘛,肃王是个好孩子,既能干又孝顺,这下你信了吧。”
朱元璋白了她一眼,哼了一声,道:“看你说的这话,朕什么时候不信了?”
郭宁妃既不害怕也不生气,她跟朱元璋这样打情骂俏早就习惯了,笑道:“孩子立了大功,你可得给他赏赐啊。”
朱元璋皱着眉头若有所思了一会儿,一脸忧愁的说道:“你先别说什么赏赐不赏赐,他现在地盘大了,需要的兵力就会增多,之前的那几个卫所不够用。朕决定让朝廷拟定开往肃国的几个新卫所提前行动。”
朱元璋到底是心疼孩子的人,虽然朱楧建国了,但在他眼里,朱楧的肃国仍然是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朱楧仍然是他朱元璋的儿子,儿子有需要,他这个做老子的怎么能坐视不理?他之前没有让那几个卫所就位的原因就是运输粮食太困难,现在朱楧自己解决了粮食问题,他还等什么呢?